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2-04-14
    4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召开“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暨“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部署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会议。郑海呐首先传达了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喻云林深入我校调研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开展情况时的讲话精神,强调要切实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郑海呐重点传达了学校党委针对两项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和校党委书记殷奇的讲话精神,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任务,以严实作风确保主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马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高立军和副院长杨红运分别介绍了学院按照学校要求制定的两项主题活动工作方案,并对具体落实举措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全体党员教师要把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
  • 2022-03-2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持续推进“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改革创新,3月2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2年第3期名家大讲堂,邀请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德永作“把学问做在大地上------调查研究与乡村振兴”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孔德永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结合自身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介绍了高校师生开展实地调研、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的重要意义,围绕“如何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田野调研的主要阶段、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如何设计调研问卷、如何撰写调研报告”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等多重维度展开系统讲授,对我校师生有效开展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内涵丰富,使与会教师受益匪浅。此次名家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我校思政课教师对大思政课建设的认识,也为今后学院继续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 2022-03-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3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院2022年第2期名家大讲堂,邀请原天津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张博颖研究员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的专题讲座,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张博颖以“‘中国奇迹’的制度奥秘”为切入,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国制度的法治之维”“中国制度在自信中完善、前进”等方面,讲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在何处、“优”何处,讲清楚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2022-03-1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3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院名家大讲堂,邀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佟德志教授作题为“中外制度比较理论与实践”线上讲座,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佟德志教授的讲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从“实践困境”“理论反思”“内在逻辑”“观点总结”和“讨论延伸”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在西方民主的困境与中国治理的优势对比中,把中国的制度自信、制度优势讲深讲实讲透,引人深思、令人受益。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佟德志教授一一回答了老师们寒假里搜集“中外制度比较”教学案例时遇到的疑惑。他表示要遵循“案例优先”原则,以故事、数据等为主,避免理论先行或者空洞的理论说教,搜集对比性、说服力强的特色鲜明的生动教学案例,从而切实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此次名家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使我校思政课教师对大思政课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凝聚了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共识,也为我校今后继续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夯实了基础,特别是在“中外制度比较”案例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
  • 2022-02-14
    【编者按】三九隆冬,津城寒风刺骨;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2022年的序幕刚刚开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突袭津门,全市各界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响应机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师生们纷纷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精神,用行动书写天外欧语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位统战人的责任担当---陈波民进会员、意大利语系教师陈波积极下沉社区,服从社区安排,力所能及参与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拉网式动态滚动筛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确保全覆盖、无盲区,每次干到深夜才返回家中,陈波表示:虽深感疲惫,但作为统战人,能在社区一线抗击疫情,同社区居民共度艰难时刻,内心倍感充实和欣慰。“硬刚奥密克戎,一个不能少”---韩芳德语系负责人韩芳自1月疫情突发以来,一直积极与社区网格员和桃园街道居委会联系,与小区物业和社区管理人员多次沟通配合。由于小区常住人员情况复杂,身为业委会成员,韩芳主动协助河西区桃园街道庆荣里居委会网格员梳理常住人口明细表,核对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及核酸检测人员名单,确保人员信息准确完整,不落下任何一户、一位邻居
  • 2022-02-14
    韩菲胡娜葛佳佳杨春潇王臻马于凯【编者按】三九隆冬,津城寒风刺骨;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刚刚开启2022年的序幕,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便突袭津门,全市各界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响应机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师生们纷纷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精神,用行动书写天外欧语人的责任和担当。插图吹起集结号 领航再扬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集结号吹响时,欧语学工人即刻投入战斗,做到“5+2”“白+黑”24小时待命,确保信息通畅,学生管理零失误。某日凌晨,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统计数据的集结号响起,全体辅导员齐上阵,1小时完成学院1263名学生信息分类汇总和统计,准确无误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上报。自疫情暴发以来,她们每一天都是如此,从清晨到深夜,手机微信里永远99+的信息,一边是焦虑的学生,一边是不断询问情况的家长。由于疫情变化迅速,天津对疫情区域的划分也在不断变化着,数据在一天之内要数次更新,不间断地进行信息汇总。她们身处疫情中心,在寒风中排队核酸检测时,也不忘回复学生信息,及时上报各类数据。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菲,自疫情开始
  • 2022-02-14
    【编者按】三九隆冬,津城寒风刺骨;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刚刚开启2022年的序幕,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便突袭津门,全市各界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响应机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师生们纷纷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精神,用行动书写天外欧语人的责任和担当。欧院日报“铁三角” 快速反应,使命必达!自1月9日起,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黄超、副主任林明日和科员张芃积极投入线上战“疫”,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用敬业和奉献为疫情防控默默努力着。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负责16个专业的78名在编教职工、15名外籍教师及家属(其中9名在津)的每日疫情统计上报工作。学院语种专业多、职工类型多,特别是外籍教师多、家在外地的年轻教师也多,这给每日疫情全口径统计、离津教师情况筛查都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每天早晨7点,伴随着微信群的信息提示声,学院的日报打卡开始了。黄超负责全院教职工全口径统计,组织各专业负责人督促老师们及时尽快打卡。张芃负责外教和家属的统计与生活需求每日汇总。在黄超临时抽调下沉社区服务时,林明日迅速接手当天的数据统计,
  • 2022-02-14
    【编者按】三九隆冬,津城寒风刺骨;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刚刚开启2022年的序幕,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便突袭津门,全市各界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响应机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师生们纷纷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精神,用行动书写天外欧语人的责任和担当。殷明防范区里的热心人--殷明西班牙语系教师殷明虽身处防范区,但自从1月9日起便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行列,持续上岗,已经协助社区完成了五次筛查服务。刚开始组织筛查,社区志愿者们都缺乏经验,导致居民扎堆下楼,排队时间较长。殷明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商量对策,改进方法,在下一次筛查中明显提高了效率,还特别为老弱病残居民进行提前检测,减少他们在寒风中等候的时间。服务中,殷明随时听候社区安排,准备防疫物资、调配社区居民、协助医护人员入户做核酸,哪个岗位需要人就去哪个岗位。一位小区老党支部书记已经70岁了,毅然坚持完成了四次大筛的服务工作,是社区里所有志愿者的榜样。这位老人给殷明戴上了“共产党员”的袖标,让他格外骄傲,也动力十足。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社区大筛服务队伍,我
  • 2022-02-14
    【编者按】 三九严寒,津城寒风刺骨; 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 2022年的序幕刚刚开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突袭津门,全市各界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响应机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师生们纷纷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精神,用行动书写天外欧语人的责任和担当。 张鹏 两个英雄城市的“孩子”------张鹏 河西区富裕广场社区大筛涉及居民3400余人,社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急需志愿者。张鹏接到社区电话后,第一时间赴社区报到,旋即参与到志愿者登记、社区临时筛查点部署、人员工作安排等具体工作事项中。在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居民积极配合,社区在当晚近23点完成样本采集工作。 张鹏说:“我是湖北人,湖北是我的第一故乡;在天津工作25年,天津是第二故乡。湖北发生疫情时,未能参与家乡战疫,有置身事外的遗憾。本次天津迎战奥密克戎,希望能贡献微薄之力。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天津也是英雄的城市。疫情之初,天津反应迅速,各项部署有条不紊,居民配合度极高。我相信,天津战疫必定是优等生!” 王晨 地地道道的“新天津人”
  • 2022-02-14
    【编者按】三九严寒,津城寒风刺骨;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2022年的序幕刚刚开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突袭津门,全市各界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响应机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师生们纷纷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精神,用行动书写天外欧语人的责任和担当。丁雅静雅致自强抗时艰,静待云开雾散时------丁雅静德语系党员教师丁雅静家住河西区铂津湾南苑。此次疫情暴发后,她根据学校党员干部下沉所在社区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并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两次大筛的相关工作,先是参与统计小区部分住户第一次核酸检测情况,之后又在二次大筛中担任社区网格员小组长。她为网格区域居民建群,及时准确地通知二次筛查相关信息,包括前期准备、具体时间等,并细致认真地统计了每户居民已参加检测的人数和检测地点。这期间,她又主动参加了“二筛”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了如何操作“二筛”中要应用的APP。在筛查现场,她先是组织群众有序参加核酸检测,耐心细致地解答微信群中的各类问题,之后又在信息采集点与其他工作人员轮流为居民采集信息。在寒风中,她坚持工作到深夜,虽然又冷又